道器网(淘气网):在智慧和财富间、学术和创造间,搭起便捷高效的桥梁!

平行空间

淘气包小窝

帮助中心

道器网(淘气网)-神器

设计创造学院
您的位置:首页 > 设计创造学院
要“设计”,弃“艺术设计”
发布时间: 2019-08-20    浏览次数:0   发布者:陈慧915   来源:设计学智库(文/童慧明 广州美术学院)   点击评论

内容摘要:中国设计事业的发展已到了必须从概念源头清晰定义“设计学科”的本质、解读其学术内涵的阶段。观十多年来中国设计创新事业成长中的种种乱象,追其源头,几乎都与行业内外对设计学科本质的误读有关。而给“设计”附上“艺术”的前缀,将其划入“美术”学科属下,用“艺术设计”统领几乎所有当下设计行业的专业领域,则从根本上为中国的设计发展打上了浅薄、功利、浮躁的烙印,令其在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各类难题、造福于社会与大众的核心价值被忽略或受损。就学科本质来说,“设 计”当属于一门开放的、可与各学科门类“跨界”融合并创造新事物的“科学”,而不是常人所理解的、更带有“视觉娱乐”特征的“艺术”学科。虽然这种“跨界”也会与“艺术”交集并对公众产生重要影响,但不等于可将“设计”归于艺术门下。

关键词:设计、艺术设计、学科分类

 

一、是“艺术设计”还是“设计艺术”?

算起来,“艺术设计”这个概念的登场,当是1998年前后。在此之前,学界已就“工艺美术”与“设计”两个概念争论了若干年。而中国学界历来就有“唯我独尊”的传统,两大阵营彼此都视对方为谬误,并不能真正允许在学术思想上的 “百花齐放”、 多种主张并存的状态存在,也并没有平心静气、用逻辑与理性去演绎主张的过程。笔者十多年前就曾旁观过这类以“论战”为特点的研讨会,在一些被称颂为“大师”的讲者口水四溅、慷慨激昂的演说中,分明感受到了“文革时代”才有的嗖嗖冷风。

现在已无从考证是谁提出了“艺术设计”这个概念,而且也无法获知当时的动机与意图。仅从字面含义来看,是将“工艺美术”与“设计”两词的含义相加,有“合二为一”的意思在里面。而且自从“艺术设计”在教育部公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以及设计媒体上出现后,似乎以前的争论也渐渐落寞下来了。

但是,这种“和谐”未必真的解决问题,对“艺术设计”的定义究竟如何解读?却始终未能有令人信服的文本出来,以至于当我在为广美1999级首届“艺术设计学”新生开“设计概论”课时,不得不直面学生的疑问 :为何本科专业名称为“艺术设计”、而研 究生专业名称却为“设计艺术”?“艺术”与“设计”这两个词汇在前在后有什么区别吗?我试着去做出解读(甚至自认为是比较合乎逻辑的):本科阶段更突出设计的“艺术”特征,所以定义为“艺术的”设计,故将“艺术”置前 ;研究生阶段更突出“艺术设计”这门学科的“设计”特征,故定义为是“设计的”艺术,将“设计”置前。现在想来仍感汗颜—我并未能真正为学生解惑。

 

二、“艺术”与“设计”并立

在本质上,我认为“艺术设计”这个概念是不成立的。

因为它既不像“工业设计”、“服装设计”那样有明确的专业与行业指向,也不像“交互设计”、“设计管理”那样清晰地界定学术范围。尽管不少出身艺术背景的设计学人确信不用“艺术” 作为定语,就不能将自己所从事的这部分设计领域与其他类型的“设计”加以区别,而且对这个带有典型“中国特色”的概念在逻辑上解释不通也在所不惜,但仍旧不能在本质上改变这样的事实:“艺术设计”是一个在学理上含混不清、根本不能衬托设计学科厚重内涵的“伪概念”。

查所有被学界认可的、具有权威地位的中、英文词典,几乎找不到“艺术设计”(Artistic design) 这个词语,却可以找到大量的“艺术与设计”(Art & Design)的表述。一个“与”字,表明了“艺术”与“设计”学科既有密切关联却又相互独立的属性, 而且不存在彼此定义的需要。而搜索除中国之外的当今世界设计院校或系科名称中,也会发现均是以“艺术与设计”来设定,绝无“艺术设计”这个概念。

耐人寻味的是,唯一对“艺术设计”这个词条进行了解释并收录有最新词语与概念、被广大青年学人频繁光顾的网络百科全书“维基百科(wikipedia)”中文版,作了如下陈述 :“在设计分类中,艺术设计和工业设计是并列的关系,目前大陆的分类主要指偏重文化性和艺术性的视觉设计,比如平面设计、展示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装饰设计、服装设计等。当然,设计概念本身就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设计仅指工业设计。不过一般说到设计都是指广义的设计概念,即包含艺术设计部分的设计。”[3]

需注意其中两个关键句“目前大陆的分类”与“一般说到设计都是指广义的设计概念,即包含艺术设计部分的设计”,一方面昭示了“艺术设计”只是在中国大陆应用并“主要指偏重文化性和艺术性的视觉设计”之现状,并不意味着已被国际设计界认同; 另一方面说明了此概念的狭义性,它所指的相应设计专业类别本来就包含在“设计”概念之中。

 

三、“设计”的本质

要透彻理解“艺术”与“设计”的区别,还需由设计定义的本质层面进行剖析和研究。英国设计史家安东尼·博特伦 (Anthony Bertram,1897-1978)早在70多年前就曾在《什么是设计?》(1934)一文中对“设计”的定义做出过精辟的解释 :“设计,是指与某物品有关的所有因素 :它的意图和计划、物品本身的质量、材料、使用和美观,甚至包括价格和生产它的方式。”今天的西方设计学界均对此定义持赞成的态度,并且对其内涵认识已经没有了歧义。

我们也可从当下5种学界认同的权威在线词典工具书中看到对“设计”概念所作的解释与表述,并从中看到共性 : 

由上述的阐述可以归纳出“设计”定义的基本结论 :“设计”是人类有目的地完成事物、创造物的构思与计划,以及实施过程 中作为依据而使用的图纸、概要、模型、描述等所有媒介。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展开研究,同步思考美学、功能以及其 他诸多因素并不断调整这些因素的关系。

从中可以看出,“艺术”或“美学”因素已包含在设计师同步思考设计创造时的诸多因素之内,而图纸的绘制也只是“设计” 行为过程的一个环节。从逻辑关系看来,“艺术”是“设计”行为体系中次一级的概念,不仅不具备与“设计”并立的系统容量,更不应用其去定义“设计”的属性,完全没有必要去构建独立的“艺术设计”体系。

 

四、“艺术设计”的谬误

切莫轻视艺术与设计的关系界定,因为以往的含混不清,直接危害了中国设计“学科”高度的系统框架构建,影响了拥有至高决策权力的国家教育部门对设计学科的认识与态度,对各大学兴办设计系科时的学理归属形成了导向,甚至辐射到整个社会对“设计”行业属性的认识定位以及设计院校的生源素质。

在教育部于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艺术设计(专业代号050408)”被置于一级学科为“文学”之下的二级学科“艺术类”之下,成为与绘画、雕塑、表演并立的三级“专业”。而在现实的设计教育框架与社会实践中早已存在的“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广告设计”等专业门类均不见踪影。据此推测 :“艺术设计”概念的原创者大概认为这些专业门类均有强调“艺术”的特性,出于“简化学科目录”的宗旨,故将这些专业领域归于“艺术设计”,并以在目录中看不见的四级“专业方 向”方式存在。而在尔后的发展中,许多院校陆续开设的诸如“家具设计”、“服饰配件设计”、“展示设计”、“交互设计”等新专业门类,则因为找不到归属地而被置于“艺术设计”名下,使其成了设计学科领域内最大的“筐”。

设计学科的另一个重要专业“工业设计(专业代号080303)” 则被置于一级学科为“工学”之下的二级学科“机械类”之下,但在艺术类院校,该专业却以“工业品造型”或其他类似名称被置于“艺术设计”下,同样成为看不见的“专业方向”;设计实践中的另一个重要专业“室内设计”则被置于二级学科“土建类” 之下的“建筑学(专业代号 080701)”之后,成为另一个在目录中看不到的“专业方向”,与其密切相关的“景观设计”既有置于“建筑学”之下的,也有置于“农学(一级学科 09)”之下的“园艺(专业代号 090102)”或“园林(专业代号090401)”中的......

凡此种种乱象,表明在国家学科发展的战略构建层面,“设计” 的学科架构已被分切得七零八落,没有一个明确的学科平台。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当下中国的设计教育发展在学理上的混乱,“艺术设计”被当作“艺术教育”的一个门类,不仅音乐学院、农学院可以开设此专业,而且即使在一所大学内,也会出现工学院、人文学院同时开出两个以上“艺术设计”、“工业设计”专业的怪象。

由于“设计”被贴上了“艺术”的标签,尽管与“艺术”有关的知识与技能在当代设计师的知识构架、能力范围中依专业领域的不同可能仅占10%至30%,仍旧导致了大学官僚与公众将“艺术”的成分放大,错视为设计教育的全部。不仅传统的艺术类院校将课程体系规划为以“绘图”为中心的视觉表达能力训练,而且在大多数新锐的理工类院校的“工业设计”课程体系中,也可清晰地看到“艺术”与“工学”的简单叠加思路,想当然地认为只要让学生掌握了绘画技能、又有理工知识,就可成为工业设计师。

更加深远的误导,发生在社会对设计院校生源的认知上。虽然已有大量的职场案例告诉我们 :在中国特殊的教育理念与系统背景下,少量“误入”艺术设计大门的、中学时被分流为“理科” 类型的人才,在进入优秀设计院校后,其在智商水平、学习能力 上的优势与潜力能够被充分发酵,释放出良好的创造力。这类学生至大学本科毕业前的专业创新能力、进入职场后的个人成长速度整体上好于中学时被分流为“艺术”类型的人才,说明对设计师来说“智力水平”远比“艺术技能”更重要,设计人才的素质必须靠科技知识与人文情怀来养成。

但是“,艺术”的迷雾遮蔽了人们的眼睛,中国社会将“设计师” 理解为“艺术衍生人才”的思维定势,决定了公众普遍将“设计” 认定为与图纸绘制有关,“设计师”是绘图者,所以“绘画技能” 是最重要的基础。再加上中国特殊的高考制度对“艺术人才”降 低文化课考试标准的“优惠政策”,导致了大批学习能力欠佳、智力水平偏低的考生以“临时抱佛脚”的心态恶补几个月绘画训练后就参加“艺术类”的术科考试并进入艺术设计院校,奠定了中国设计教育的人才基础在整体上位于高等教育门类低端的局面 [2]。低水平的“生源输入”,不可能要求中国设计教育在“人才输出” 上有神奇的表现。与世界相比,中国的设计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视野狭窄、作品肤浅、表皮奢华、内容乏味、原创缺乏、注重短期利益等等低水平的特征,就成了自然结果。

笔者曾就中国设计教育这种特殊的“生源机制”向许多来访的外国专家、教授求教,无一例外得到这样的回答 :在西方发达国家,只有在好奇心、学习能力、智商水平、知识视野等方面最优秀的年轻人才有胆量报考设计学院。因为“设计师”是社会文 明的创造者,只有潜质最优秀的人才有可能成为设计师。

由于对“设计”本质的误读,导致诸多综合性大学与工科大学在兴办自己的设计系科时,并未真正认知自身“多学科”的优势,反而将学科单一的艺术院校视为模板,刻意将设计类专业封闭在一个狭隘的“艺术”圈子内。甚至在遴选“艺术设计学院”院长、系主任人选时,也多选择油画家、国画家、书法家来担任,唯恐这些院系不“艺术”。

这不由令我想起2007年6月受聘担任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 (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RISD)院长的约翰·前田。这位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获得计算机与电子工程硕士的日裔科学家,年仅34岁时即获任MIT“媒体实验室(Media Lab.)”副总裁,带领这支科技创新团队,在融合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学与社会学、人类学、市场学等各关联学科的过程中,成长为引领世界设计创新发展的强大引擎(图 1、2)。

 

1、MIT媒体实验室——SMART CITIES 课题组

 

2、John Maeda 为锐步公司设计的Insta Pump Fury Strucess鞋款运动鞋,是碳板材料与减震科技研究与计算机图形技术融合的设计结晶

 

而当我们探求美国最著名的工业设计创新机构——IDEO公司之所以能在过去二十多年中研发了两千多项原创产品、为改善并提升全球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做出杰出贡献的奥秘时,会发现斯坦福大学那构建于计算机科学、机械制造、心理学、工商管理学 四大学科之间的“产品设计”,不仅在学理上、而且也在人才输送上支撑了IDEO的成长。

纵观当今的世界设计舞台上,凡是能够在本专业领域内引起“震动”并对行业产生导向性影响、并被市场和大众广泛接受与认同的设计成果,诸如 BMW 的“GINA”概念车(图 3)、苹果的“iPhone”手机(图 4)、赫曼·米勒公司的“Body”椅子(图 5) 等等,对设计团队的知识架构要求,均非狭隘的“艺术设计”理念所能承载。

 

3、以全新的纤维材料革命为基础的BMW概念车GIN

 

4、iphone 是产品设计进入交互设计时代的代表作

5、美国Herman Miller 公司历经15年研制Embody 椅是人机工学与材料技术革命的经典

 

五、“设计学”作为一级学科

如果按中国现行的学科分类原则将所有 11 大类“一级学科”大而化之分列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则将“设计”划入哪个类型都不合适。在这个问题上,我非常赞同柳冠中教授有关设计是“人类第三种智慧系统”的见解 [3],更认为随着当代设计事业的飞速发展与对各传统学科领域的渗透,“设计”在人类创造活动中的地位提高,其“跨界”— 多学科交汇的“边缘学科” 特征越加明显。“设计”的科学成分正在日益增强,可以用理性的、逻辑的、可量化的研究工具进行研究的设计专业领域也越来越多, 使“设计”已具备了成为“学科”层级中“一级学科”的容量与潜能。

例如,我们很难确定“绿色设计”、“可持续设计”、“仿生设计”等当下的前沿设计研究方向究竟属于哪个传统学科,而这些研究领域中技术、功能、美学、市场等因素的边界已模糊到无法按传统的学科概念将其正确分类的程度。而“设计管理”、“设计战略研究”、“设计心理学”、“交互设计”、“流媒体设计”、“动画设计”、“界面设计”、“通用设计” 等崭新设计门类在管理学、心理学、行为学、计算机科学之间大跨度的知识整合,不仅令“艺术设计”似是而非的概念框架无法将它们包容,而且也令在现有学科平台上本来就支离破碎的“设计”架构更无法对应。

1998年至今已10年,“艺术设计”这个更带有感性色彩、当初由小圈子确定、未经设计学界广泛论证、并不具备“国际对接”的基础、在学科与专业架构上有严重缺陷的概念,在实践中已越来越不适用,正在束缚设计学科的健康成长。

笔者认为:时代的发展已到了必须将“设计学”作为第12大类“一级学科”加以定位的时候了。我们必须将设计实践中已被业界认可的各设计专业从支离破碎状态中解放出来,归于“设计学”门下,重新梳理其架构关系。惟其如此,中国的设计创新事业才真正能以符合客观规律的学科定位方式发展,在“建设创 新型国家”过程中充分释放全部能量。

“艺术设计”应当休矣,“设计”方为正道。

 

 

分享到:
全部评论
< 1 >
返回顶部